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新聞學期末報告 文少鋒組 (組員:文少鋒,于靖,張育嘉,邱煒倫,高仲緯,鐘允志)指導老師:陳慧蓉

======================

1.新聞稿

學運-花開後的蝴蝶效應


組員文少鋒、于靖、張育嘉、邱煒倫、高仲緯、鐘允志/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下令國會「服貿這會期一定要過」,立法院國民黨團未經委員會審議,擅自宣佈兩岸服貿協議送交立法院審查,此舉嚴重違背了憲法民主的原則,學生團體於3月18日晚上9點發動佔領立法院行動,即為318學運,並順利攻佔國會,其中領導的學生代表為國立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林飛帆等人。

學生主張《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會促使得中國大陸傷害臺灣經濟的發展外,並且更容易受到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政治壓力影響。此事同時上了國際媒體,包括美國CNN、英國BBC、日本NHK都有關於此學運的即時報導。

3月19日,學運領袖林飛帆對政府提出四點訴求:第一、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第 二、先立法再審服貿;第三、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第四、退回服貿協議。

3月22日,行政院長江宜樺步行前往立法院現場與學生談判。江宜樺表示,同意立法逐條審查,但不打算退回服貿協定。林飛帆表示,江宜樺無法回應原先提出的四大訴求,要求馬總統出面回應;隨後江宜樺召開記者會,呼籲學生們離開立法院。學生們表示,除非馬總統出面回應,否則他們會持續佔領議場。也因為馬總統並未於期限內回應學生們所提出的訴求,學生們持續佔領立法院,並擴大規模,號召包圍各地國民黨黨部,遍地開花。

3月27日,學生代表林飛帆等人27日召開記者會,號召全民3月30日走上凱達格蘭大道,並攻佔立法院周圍道路、中山南路到凱道。

3月30日,50萬人穿著黑衣湧入凱道,人潮延伸至中山南路。

4月1日,竹聯幫前大老白狼張安樂發動數百人到立法院嗆聲,與警方及支持反服貿的群眾爆發突,張安樂表示:學生不滿意總統馬英九可以把他罷免,議會是大家的,林飛帆憑什麼把議會當籌碼。張表示很羨慕許多人年輕的時候也關心社會,但沒這種機會,為了青春不留白作了兄弟,現國家已經走到這種程度,不能破壞法治,學生這種行為是土匪,學生違法、警察也違法。

4月6日,立法院長王金平親自前往立法院議場探視學生,並在場外召開記者會,允諾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將不會進行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協商會議。此舉讓學生團體感受到王金平釋出善意,學運領袖林飛帆表示:王院長的善意我們聽到、看到了,請各位同學給自己一個掌聲。

4月7日,學運領袖陳為廷於晚間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會在10日晚上6點撤出議場,並喊出「轉守為攻、出關播種」,表達學運未滅,持續進行。

4月10日晚上6點,學生團體自議場撤退,由警方接管立法院。

                                    
滿滿的人潮,人手一支太陽花(圖:文少鋒攝)

政黨操控媒體刻意抹黑

然而,被國民黨所操控的特定媒體,則不斷地抹黑學生,甚至誣陷學生違法、暴力、是「暴民」等用語,這種抹黑的說法,完全背離大家所公認的民主憲政精神。說學生攻占國會是暴力、違法的各種說詞,認為學生入侵國會是構成刑法侵入住居、妨害公務及毀損等罪。

群眾對特定媒體刻意抹黑學運表達不滿(圖:張育嘉攝)

佔領議場無構成犯罪

但是在正常民主憲政的體制內,學生的行為並不會構成犯罪,起初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張慶忠並未依「立法院議事規則」的會議程序規定,擅自宣佈服貿協議通過,引發公民認為此舉違反「正當立法程序」的違憲行為,人民對於國民黨立委的違憲、反民主作為,除了發動抗爭,沒有其他的救濟方法。 

警察於議場門口形成人牆(圖:張育嘉攝)

因此對於這種踐踏民主的違憲行為,人民可以行使「抵抗權」,來矯正國家的違憲狀態與行為,學生行使抵抗權是合乎法律並符合憲法的體制內行為,因此當然不能構成犯罪,而我國憲法第2條明文規定「國民主權原則」,人民才是國家的主權者,立法委員僅是人民的「代議士」,代表人民在立法院傳達民意,所以當代議士逾越人民的意志,或授權、拒絕踐行民主程序、違反憲法通過服貿協議時,人民就可以依據憲法第2條國民主權,進入國會議場要求「代議士」回歸民主憲政的基本原則,符合刑法第21條「依法令之行為」的阻卻違法事由。公民看到立法委員以不符合「正當立法程序」的方式通過服貿協議,這是明顯而重大的違憲行為,公民在沒有其他救濟的可能下,依據憲法第2條的國民主權原則,進到國會議場,要求國會履行憲法民主原則,過程中當然可能構成刑法侵入住宅、妨害公務等罪,但公民是依據憲法「國民主權」所為的護憲行為,與人民逮捕現行犯的法理相同,是由人民自力除去違法或違憲狀態,符合刑法「依法令行為」的阻卻違法事由,學生理當無構成犯罪。


議場外牆遭噴漆噴上"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圖:文少鋒攝)
   

各界看法不一

有人對於此次太陽花學運表達全面的肯定,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浮現出各種論點。有人說這是陰謀論,立法院、行政院故意放空來讓學生們進去;有人說是革命論,大家孤注一擲不怕公權力的驅趕,為了台灣的未來一起奮鬥,也為名為台灣民主的列車用力的推一大步;有鑑於各方說法眾說紛紜,我們隨機挑選了幾位有參與學運的同學,以及沒去現場的民眾進行訪問。

訪問對象一:賴姓女同學
Q:請問你對服貿看法為何?
A:服貿的通過,雖然對於企業是有利的,但是對於年輕一代,在日後的就業方面,將面臨大陸來台的勞工競爭。
Q:你為何來參加這次學運?
A:主要是針對政府的黑箱作業表達不滿,因為黑箱作業違背了憲法,也違背了民主的原則,因此我無法坐視不管,所以我就站出來發聲。

訪問對象二:張姓男同學
Q:請問你對於服貿的看法為何?
A:服貿無非是一條賣台的條約,是大陸統治我們台灣的序曲。
Q:你為何來參加這次學運?
A:要政府退回服貿呀!!這個條例一通過,就是由大陸來介入我們的經濟,再來就是介入政治了,服貿,萬萬不可!!

訪問對象三:民眾傅小姐,中年婦女
Q:請問你對於服貿的看法為何?
A:台灣在世界上處處受到打壓,需要走出世界,不可以故步自封,這個服貿協議有助於經濟開放,也可望促成日後台灣擠身TPP,我支持服貿。
Q:對於此次學運你有什麼看法?
A:那些學生都是被民進黨操控的職業學生,在立法院造反,叫他們趕快回家。

訪問對象四:民眾陳先生,40歲,計程車司機
Q:請問你對於服貿的看法為何?
A:服貿不能過,這個對於你們下一代的學生權益有很大的損失,而且這個服貿如果通過了,中共就占到我們便宜。
Q:那你對於這次學運,你有什麼看法?
A:我覺得你們學生很棒啊,而且台灣就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如果政府有侵犯到我們人民的權益,那當然就要站出來發聲啊。

新媒體崛起

而太陽花學運也間接促成了新媒體的崛起,首先是即時的各現場轉播與公民論壇的轉播,在政府刻意打壓,操控媒體封鎖消息的情況下,民眾自發性的運用網路技術,來進行學運的即時轉播;另外透過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以及台大新聞E論壇,來發佈更新與最準確的資訊;從一篇網路文章〈佔領立法院是「新媒體革命」的試驗場〉中提到,「資訊要有效的被產製才能發揮影響力,更重要的一點是影響沒有到場的『所有人』。記得這是媒體戰,誰掌握大義名分誰就贏,所以目標是沒到場的所有人,不分年齡老少,進而去形塑一種氛圍與壓力給當權者,而不是亂槍打鳥把資訊散佈到四處。」這次新媒體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靠著一台iPad,加上UStream直播平臺,就可以24小時向全世界真實播放,沒有經過任何詮釋和編輯過的,最真實的太陽花學運樣貌。(圖:網路翻攝)
======================

2.新聞價值分析

我們以de Beer所提出的兩個量表來進行分析。

1.距離測量:

  a.鄰近性:+,於台灣發生。
  b.社會心理:+,為台灣社會大眾所共同關注之議題。

2.長度測量:

  a.既得利益:+,黑箱作業違背了民主基本原則,服貿影響我國人民的權益及未來我國的 經貿發展。
  b.重要性:+,此次學運規模為台灣史上最大,前所為見;針對被黨團操控之特定媒體進行批判,並引述法條來說明學生攻佔立法院的正當性。
  c.新奇度:+,此次學運帶動了新媒體的崛起,尤其是公民記者。

======================

3.媒體識讀-5Q

Q:是誰創造了這則新聞?
A:是參與此次學運的群眾,有他們的行動,這則新聞才得以產生。

Q:什麼樣的創意使用在這則新聞上,吸引讀者注意力?
A:以時間軸的方式表現學運從開始到結束間的過程,搭配圖片以及圖說,並分項敘述,增添文章的可讀性。

Q:以我的觀點來看,不同的人對於這則新聞是否有不同的見解?
A:由於閱聽人對於新聞的解讀不盡相同,為求謹慎,使用採訪的方式來使此新聞盡可能地達到客觀。

Q:在這則新聞中,代表或是遺漏了何種生活形態?價值?觀點?
A:就生活型態而言,凸顯出台灣人長久以來對於執政黨的不滿,經由此次服貿協議黑箱作業一併爆發;而價值在於其重要性,此次學運為台灣史上規模最大,史無前例,並喚醒國人對於國家未來的危機意識,促使人民參與此次行動;最後所含的觀點包括學運所衍生出的支持與反對聲浪,以及其原因。

Q:為什麼要寫這則新聞?
A:為忠實地記錄學運發生的始末,並分析學生佔領立院議場的正當性。

======================

4.會議記錄

會議記錄(一):分配工作,討論概要


日期:2014/06/01 地點:陽明山星巴克

參與人員:文少鋒,于靖,邱煒倫,高仲緯,張育嘉,鐘允志

a.分配工作


採訪組:張育嘉,邱煒倫

撰寫組:高仲緯,鐘允志

彙整組:于靖,文少鋒

b.會議過程簡記


張育嘉:我們要去哪裡採訪?

邱煒倫:可以去學校找學生。

于靖:或者去找路人。

張育嘉:我們先從學校開始採訪好了。

文少鋒:那我們大概怎麼做?

邱煒倫:報導學運,還有一般人對這次學運的看法。

鐘允志:還要探討學運的正當性,為什麼他們要佔領立法院?

文少鋒:還有政黨操控媒體,我覺得也可以討論。

于靖:可以寫支持派與反對派觀點與原因。

文少鋒:我們要如何統整資料?要如何隨時聯繫?

張育嘉:用Line建立一個新群組。

c.總結:


依照分配好的工作行事,由採訪組(張育嘉,邱煒倫)尋找採訪對象,並記錄下採訪,另由撰寫組(高仲緯,鐘允志)先對此學運撰寫新聞稿並蒐集資料,以上待下次會議(6/15)時交給彙整組(文少鋒,于靖)進行資料彙整,並共同討論此新聞的新聞價值。

會議記錄(二):各組將成果交付彙整組進行統整。


日期:2014/06/15 地點:組長(文少鋒)家

參與人員:文少鋒,于靖,邱煒倫,高仲緯,張育嘉,鐘允志

會議進行簡記:
1.將成果交付給彙整組(于靖,文少鋒)
2.統整完畢後,共同分析其新聞價值。

======================

5.參考資料

【台灣學運】白狼來了 大罵學生是土匪

漂浪島嶼:反思太陽花學運—莫讓青年淚白流

苦撐直播30小時 讓立院實況第一時間對外公開

太陽花學運與紅衫軍異同:從媒體報導談起

【時事想想】佔領有理 學運無罪 讓向日葵遍地開花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1855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