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新聞學 Final Paper (王昱欣組)

哥本哈根會議

三家報社連續七天之報導:

中國時報
2009/12/16
哥本哈根峰會 場內外皆火爆 場內/美國與中國僵持不下 場外/示威遊行失控,200人被捕

2009/12/17
哥本哈根會議關鍵48小時 成敗在「妥協」 金援窮國恐擱置

2009/12/18
暖「話」凍僵 各國憂失敗收場

2009/12/19
哥本哈根會議最終日 中美爭議難解 會議膠著

2009/12/20
哥本哈根協定 未定減排目標

2009/12/21
《熱門話題》冷漠的哥本哈根

2009/12/22
氣候峰會後 我推減碳外交

星洲日報
2009/12/17
減排二氧化碳課題若無協議‧大馬盼峰會催生承諾

2009/12/18
丹麥‧聯國氣候峰會注強心劑‧富國756億助窮國抗暖化

2009/12/19
丹麥‧最後一分鐘尋求達致新協議‧減排目標無共識

2009/12/20
納吉:全球暖化禍首‧先進國應捐340億救世界

2009/12/21
溫總:中國會堅定不移減排

2009/12/22
氣候大會今閉幕難望協議

2009/12/23
料中美對減排監察歧見收窄

自由時報
2009/12/08
氣候峰會/減碳目標過低 難抑世紀末災難

2009/12/09
哥本哈根會議 清大生秀台灣國旗:台灣好棒

2009/12/10
環盟哥本哈根會場舉布條 疾呼重視台灣聲音

2009/12/11
金援爭議 中副外長罵美特使「缺乏常識」

2009/12/12
救地球 環團聲聲「碳」

2009/12/13
哥本哈根會議尚未達共識 場外百人被捕

2009/12/14
氣候峰會/最後48小時 森林保護協議有望簽署



中國時報 臺灣報業四龍頭之一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臺灣地区的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與《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臺灣版)並列為臺灣四大報。《中國時報》現任社長為吳根成,總經理蔡紹中,總編輯夏珍。《財訊雜誌》2000年調查不含攝影體育編企,主管人數32名。《中國時報》立場偏向泛藍,余紀忠時代並帶有一定程度之自由派色彩,但報社經營權移轉至旺旺蔡家後,自由派色彩逐漸消失中。

中國時報集團旗下有《工商時報》、《時報周刊》、時報出版、《中時電子報》、中天電視、中國電視公司等媒體,而旗下的時報出版公司是臺灣第一個股票公開發行的出版公司。

除了媒體本業外,《中國時報》一直以日本的《讀賣新聞》為學習對象,跨足許多相關領域,如時報文教基金會、時報文化基金會、華英基金會等公益性機構;其舉辦的時報廣告獎,是華文廣告圈中歷史最悠久的廣告獎。時報資訊則經營資料庫等業務。《中國時報》經營之職業棒球隊時報鷹,則因涉入職棒簽賭案,成軍七年後解散。而時報旅行社則與日本讀賣旅行社合作,主要經營高價位旅遊產品。而《中國時報》在1990年代起也開始舉辦大型藝文展覽,如1997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黃金印象展」等。

《中國時報》由余紀忠在1950年創辦,當時名稱為《徵信新聞》,主要內容為物價指數。

1958年9月26日八二三砲戰期間,共軍砲火擊沉中華民國海軍之LVT,造成數名國際記者死亡,徵信新聞記者魏晉孚亦在殉職名單中。

1960年1月1日改名為《徵信新聞報》,成為綜合性報紙。1968年3月29日開始彩色印刷,為亞洲第一份彩色報刊,1968年9月1日更名為《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在2002年辭世後,報社交由次子余建新接管,而長女余範英擔任副董事長。
中國時報集團曾經在香港創立《香港時報》,並於何世禮將軍的《工商日報》結束營業後成為香港唯一的右派傳媒。《香港時報》在1980年代末期結束營業,而位於灣仔的時報大樓則出租作文化活動場地之用。

1987年7月15日解嚴後,《中國時報》開始致力於台灣社會共識之建構。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記者徐宗懋在民運現場頭部中彈。

2005年12月24日,一個於香港註冊成立,由中國時報系控制的榮麗投資公司持有兩成權益的財團(另有一成由台灣電視公司及其四個日資股東共同持有,其餘由當中沒有台灣人的其他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持有)收購了原由中國國民黨旗下中央投資公司擁有的中國電視公司、中國廣播公司及中央電影公司(即「三中」),連同較早前由《中國時報》獨自收購的中天電視,成為同時擁有電影、有線電視、無線電視的跨媒體集團。但中國時報系於2006年已處分所持有的中廣與中影股份。

《中國時報》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也多次因為新聞報導而與政府關係緊張。《美洲中國時報》因「江南案」等事件停刊,大篇幅刊載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更幾乎讓具中常委身分的創辦人余紀忠與掌權的蔣經國國民黨政府決裂。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9月28日成立時,中國時報也是唯一於頭版刊載消息的平面媒體。總統陳水扁執政後,《中國時報》、《中時晚報》被多次提告,並曾被檢方搜索。

2007年8月21日起進行改版,並將報頭《中國時報》四字由直排改為塊狀;而每一落的報眉也以不同顏色來區分,擴大國際新聞、增加圖片,每周一並提供《台灣希望》專刊,探討當今臺灣政治及社會問題並提供些許正面新聞,各版標題字體亦不再使用黑體,版面也較為活潑,讓讀者能更輕鬆地閱讀,以吸引更多年輕讀者。

2008年6月18日中國時報社長林聖芬表示,因媒體環境改變,廣告市場衰退而影響經營,中國時報風格將轉型成菁英報,七月會公布裁員減張方案。有傳聞將裁員大約600人(目前員工的一半),並將報報紙張數縮減至10張左右。[2]同日晚間,中國時報開會決議,各部門需在8月31日以前提出二分之一人力精簡計劃,從9月1日起地方新聞停刊並將報紙張數縮減為10張。[3]

2008年11月5日,《中國時報》刊登一則聲明:“中時媒體集團基於對社會的責任與使命,在經營環境日益艱困之際,為期永續經營發展,決定邀請旺旺集團蔡衍明先生接棒經營。”早在9月份,坊間就傳出消息,中時集團因旗下《中國時報》虧損嚴重,董事長余建新有意將《中國時報》、中天電視等媒體,售予已成功在臺灣落腳的壹傳媒集團。此後,香港媒體紛紛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黎智英與餘建新的談判已接近最後階段,預計交易將在十一月披露。 不料3日出現峰迴路轉變化,原本有意購買卻因故放棄的旺旺集團回頭和中時談判,提出較高的金額,並一次買下中時、中天、中視三媒體。旺旺集團老闆將以204億元新臺幣的金額,取得中時集團所有媒體的經營權。5日,《中國時報》刊登聲明,證實了該傳言。旺旺集團同日表示,任何對媒體的投資,純屬蔡衍明個人股東行為。


星洲日报馬來西亞第一大報

從1929年創刊以來,《星洲日报》就一直站稳崗位,位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服務。從英國殖民地時代、抗日時期、獨立運動,以至建國之後的路程,《星洲日報》都扮演見證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在這段期間,《星洲日報》曾經兩度停刊,第一次是在1942至1945年,因日軍南侵,馬新兩地相繼淪陷而被迫停刊;第二次是1987年10月27日,遭馬來西亞政府援引出版和印刷法令吊銷出版准證。

1988年4月8日,在現任社長張曉卿及高層的努力争取之下,《星洲日報》得以復刊。復刊後,發行量節節上升達到40萬,與其他報章的距離愈來愈遠,這说明星洲日辦報的理念和編輯方針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同。

今天,超過100萬馬來西亞人閱讀《星洲日報》,這个數字,使《星洲日報》不但是馬來西亞,也是中港澳台以外發行量最高的華文報。數據之外,《星洲日報》自創刊以來,堅持獨立辦報精神所累積的公信力,使它成為馬來西亞深具影響力的一家媒體。

在競争劇烈的馬來西亞華文報市場,許多曾經占有一席之地的報章,先後倒閉或式微,星洲日報歷經大馬政治、文化和社會的變遷,卻能强渡風雨,愈戰愈勇,如今不但稳居報壇领先地位,而且逐步擴大版圖,朝向國際化媒體集團的方向邁進。
  
《星洲日報》正在努力開創現代化的媒體經營型態。它於2004年10月連同《光明日報》、《星洲網站》、《亞洲眼》及其它三份教育周刊正式組成星洲媒體集團,並在吉隆坡證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板上市,成為公共公司。
  
它结合了企業和文化共同發展的路線,走出傳统的辦報框架,在專業辦報的同時,也擴大報章原有的功能,積極推動文化,和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此,《星洲日報》不但擁有懬大的讀者市場,也在社會輿論方面擁有領導的地位。
  
作為一家全國性的綜合報紙,《星洲日報》擁有完整的内容。每天全面報導國内外的政治、財經、社會、文化、體育、娛樂新聞,同時也刊登各種分析和平論文章。除了傳播資訊之外,《星洲日報》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獨有的辦報精神,即是“正義至上、情在人間”的理念。
  
在正義的前提之下,它秉持客觀和獨立精神,保持不黨不私的色彩,以專業和開明的態度來報導新聞和論析時事。星洲日報同仁相信如此的報紙才能具有公信力,不僅得到讀者的支持,也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力。
  
“情在人間”的理念,則表現在關懷社會,和發揚中華文化这這兩個層面。星洲日報走出了媒體的傳統框架,將使命感、責任和愛心注入企業内部,成為了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社會一員。
  
《星洲日報》以“正義至上‧情在人間”的口號,强調服務社會的理想和傳承薪火的使命。 星洲日報每年都主辦數以百計的文化、文學和教育活動;其中,鼓勵華文文学創作人的《花踪》文學獎、《花踪》文藝營和文學講座系列,已經在馬華文藝奠立了崇高地位,在國際華文文壇也占了一席之地。
  
星洲日報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主辦各種講座會,邀請國内外的學者和專業人士主講,通過這些講座引進新知識新觀念。這類免费開放給讀者参加的活動每年超過百場,吸引的参加人數達數10萬人次,對大馬社會知識發展,和中華文化的薪火相傳,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這並不表示《星洲日報》只是局限於華人社群的媒體,它通過報章的内容和主辦的活動,如“伊斯蘭和儒家對話”國際研討會等,長期推動國内不同族群的交流,宏揚民族和諧,進而促進國民團结。這種努力,也已經獲得其他族群人士的讚揚和尊敬。
  
星洲媒體集團設立“星洲日報基金”,主辦各項籌款活動,位馬來西亞的華校及不分種族地位不幸人士、弱勢群體籌款。星洲媒體集團還每年和世界宣明會推展“饑餓30”人道主義運動,籌款援助世界各地的災民和貧困者,發揚“情在人間”的人道精神。
  
在世界邁向全球化的過程中,星洲媒體集團也與時並進。它訂立了國際水平的報章素質目標,邀請國外作家及停論家撰稿,購置了各种種先進的傳播及印刷設備,並且通過《星洲互動網站》,加入國際互聯網络。
  
星洲媒體集團社長張曉卿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一個可以和西方媒體並駕齊驅、相輔相成的中文媒體網络。在上述理念領航下,星洲媒體集團走向世界,在金邊創辦《柬埔寨星洲日報》,在雅加達出版《印尼星洲日報》,在巴布亞新幾内亞創辦THE NATIONAL(英文國民日報)。
  
2007年1月29日,星洲媒體集團和香港明報集團宣布合併,同時邀請南洋報集團加盟。明報集團旗下有香港《明報》、紐約《明報》、洛杉磯《明報》、加西《明報》和加東《明報》、《明報月刊》、《亞洲周刊》等。南洋報業集團旗下有《南洋商報》、《中國報》等。三個報業集團將合併為一個世界級的中文媒體集團,為建構全球華人文化橋樑而努力。


自由時報台灣優先,自由第一

《自由時報》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為今名。創辦人為林榮三,發行人為吳阿明,公司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四大報」之一,其報紙理念為「台灣優先,自由第一」。隸屬於聯邦企業集團。內容及評論被認為偏向泛綠立場。為《首都早報》、《自立早報》、《自立晚報》、《台灣日報》停刊後吸引不少舊有支持者閱讀的報紙。自由時報引用尼爾森調查,該報是台灣第一大報。

《自由時報》前身為1946年12月12日創刊的《臺東導報》,由於經營情況不佳,1948年12月12日,在臺東縣國大代表陳振宗等地方人士支持下,申請改為《臺東新報》,陳振宗出任發行人,正式發行日刊報紙。由於虧損太大,1950年10月11日宣佈停刊,直到1952年7月12日,經中國國民黨臺東縣黨部主任委員吳若萍出面主持,才得以復刊。但因銷售範圍僅限於花蓮與臺東兩縣,缺乏廣告收入,經營困難,勉強維持到1961年元旦,終於宣告停刊。停刊後迅速轉手,買主易名為《遠東日報》重新發刊。1978年初經營權再轉移,改名為《自強日報》,此次轉手發行地也從臺東遷往彰化。

1980年4月17日,《自強日報》以新台幣四千萬元轉賣給林榮三的聯邦集團,1981年1月1日改名《自由日報》,正式成為中部地區之地方報紙。1986年9月15日,該報獲准遷至臺北縣新莊市發行,1987年9月再度更名為《自由時報》,並開始積極往全國性報紙之規模發展。1989年報社總部自新莊遷至臺北市南京東路。此後,在經營者努力之下,《自由時報》成功發展為目前臺灣數家大報之一。

1999年8月末,《自由時報》開始在每週一至週五的清晨,向臺北市各高中、高職供應大量完整版的報紙,免費供應各校師生,由班級幹部於晨間拿教學日誌時帶回各教室,同時期還有同屬泛三重幫宏國集團的大成報也搭上順風車進入校園,類似行銷手法一般稱為「免費報」。這是台灣報社首次使用「免費報」來提高「閱報率」,但大部份「免費報」的發送也僅止於公共場所由人力向不特定人派發,沒有公然進入校園的。其後《中國時報》及《聯合報》也想要以類似手法,在捷運站外或學校贈送報紙提高閱報率。

1995年4月,《自由時報》在美國大紐約地區發行的華文姐妹報《美東自由時報》創刊,與《自由時報》是代理關係,創辦人是江蕙美。2007年1月,民進黨人士與美國親綠台灣僑民領袖共50多人籌措捐助12萬美元給當時已面臨財務危機的《美東自由時報》。2008年6月14日,由於不敵財務危機、無法拓展讀者群、無法拓展廣告主,《美東自由時報》宣佈停刊。

《中國時報》自政黨輪替後慢慢轉向,已經無法吸引泛綠讀者;加以《台灣日報》停刊,許多泛綠讀者轉向《自由時報》,在幾乎獨佔泛綠讀者的情況下、《自由時報》的閱報率已經成為臺灣前二名。

一般認為《自由時報》現今的政治傾向為偏綠,然而在2000年政黨輪替前,立場上是支持以李登輝為首的國民黨派系。2000年總統大選時,自由時報當時在立場上傾向支持連戰。

政黨輪替後《自由時報》在立場上隨著李登輝轉為較支持陳水扁(近幾年李登輝則與陳水扁漸行漸遠)與民主進步黨,而予外界「《自由時報》支持陳水扁」的印象。而於各項選舉中,自由時報則以「報導較多好消息」、「較多讚賞」及「塑造正面形象」方式偏向民進黨候選人。


解答
(第一大題)
1.請依某一國際新聞為主,挑選台灣四大報 (蘋果、自由、聯合、中時)政治立場不同的兩家,就其新聞價值與報導角度做一比較。此新聞報導的選擇應以兩報中連續七天(最高)之報導為主。

我們這組選用《哥本哈根會議一度中斷》的議題為我們的主題,《中國時報》和《星洲日報》是我們採用的兩家大報社,《中時》是臺灣報業四巨龍之一;而《星洲日報》是馬來西亞第一大報社,這兩家報社各具不同的政治觀點和國際論點。以下是兩家報社的新聞價值和報道角度的分析:

《中國時報》
在對於中國時報與星洲日報之探討,可發現;中國日報的方向叫傾於中國的立場來設定,一句「在中國的撐腰下」,便顯現出對於此哥本哈根會議之角度,剖析出中國時報對於非洲國家的代表週一集體退席,甚表支持狀態,而且更暗示說“中國是老大”的説法,這間接誇大中國而不加以理會美國的聲音。對於這種國際會議的報導,國際大國間不同的聲音是非常重要,中時在這一面卻呈現稍微偏袒某個大國的現象,這對於新聞之公正性有待去觀察。
還有一個差一點那就是《中時》所報導的77個開發中國家杯葛會議的説法,其實實質上是有135個參與此會議的國家表示杯葛,而其中的衆多數77個則是來自非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而其餘的58個則來自其他地區。

新聞價值探討:
Cultural proximity or relevance
continuity
composition;

1.Cultural proximity or relevance:
以這次中國時報的報導當中,抬高中國對於整個哥本哈根會議的影響力,有助於煽動我們所親近之新聞對中國的肯定與支持;並運用此則國際新聞的報導來加強中國之價值。中國和臺灣的關係非常密切,其一舉一動都會間接或直接影響臺灣的局勢。

2.Continuity:
此哥本哈根會議新聞當前對於全球之關切度正進行當中,此表示;當中國時報的報導傾向中國的作法與政策給予肯定,這將會延續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力。此會議的影響並不局限于會議的期限,而是其所做出的協定和今後的發展有莫大的關係。

3.Composition:
中國時報報導風格的整體性,顯露出對中國的關切度和肯定度非比尋常,這個是有目共睹,他把新聞與媒體組成相同的味道,變是要強調此偏中立場,在用字遣詞方面,更有加強提高中國之形象。


《星洲日報》
星洲日報,較屬於以第三者立場去看待整個哥本哈根會議之事件;當中,以中國時報作對比,星州將中國之行為用「不滿西方發達國承擔減排責任不力」之較負面的句子去敘述中國與非洲這些發展中國家為之討論,當中即理智地轉述中國此做法的真意。
此篇報導的角度較傾向於哥本哈根會議;由於開發中國家的杯葛,星州日報在報導上採取否認態度,變顯露出質疑心態。並以多為國際知名人物例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言論讓讀者更趨近事實而不偏袒任何一方,純以中立且理性的角度去報導。

新聞價值探討:
Consonance
unexpectedness
sociocultural values;

1.Consonance:
哥本哈根會議進行中,世界各地對此會議抱著非常大的期待和支持,甚至把它當成是個神聖且能達到良好的國際共識。

2.Unexpectedness:
135個發展中國家的杯葛主義無疑震驚了全世界,等類的國際會議中竟然會發生集體離場的一個局面,是繼中美代表早前掀罵戰後,氣候變化大會的另一大重創。

3.Sociocultural values:
對於馬來西亞的記者來說,報導中國方便較能趨近於事實,而非一昧的"抱中國大腿"的心態,就一般層面來說,馬來西亞的社會文化對於中國比較單純化,沒有兩邊反派立場,也沒有被施打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報導的方式就較符合他守門人的需求,充分地顯現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中國的國際的關係與其做法。


《自由時報》
與《中國時報》比較起來很明顯會發現《自由時報》的報導較傾向西方強國如美國等國家,而某程度上會使用“放大鏡”來縮小中國的篇幅,並把其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縮小化,給予讀者一種“中國是落後的”潛意識觀念。
可是在這一篇報道上可發現其實《自由時報》以其説是政治色彩非常濃厚,倒不如說其國際色彩和地位觀念更爲強烈。由於此事件是《哥本哈根會議一度中斷》,所呈現的國際局勢就是“世界富強國”vs“發展中國家”,臺灣雖不是聯合國會員可是它也是世界上較爲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若此不平等協議成功簽訂,對於臺灣的影響深遠,《自由時報》明確的表示其政治色彩“脫離中國,臺灣主權”。

新聞價值探討:
Cultural proximity or relevance
Sociocultural values
Clarity/Lack of ambiguity

1、Cultural proximity or relevance
這是一個國際重大新聞,其最主要的重點就是日漸嚴重的氣候問題,身為地球人士的我們是不可不知的重大事件,其協議的簽訂和政策的決定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臺灣的產業發展和社會現象,如:中國于哥本哈根會議的立場。

2、Sociocultural Values
此重大社會新聞的議題主要是大家所關注的氣候環保課題,這是日漸嚴重的問題,也是身為一個地球村村民的我們所非常關心的。其進展和結論都會給與人民一個啓示和方向,就是所謂的國際趨勢。跟隨國際趨勢發展才能讓臺灣的人民跟上世界的腳步。

3、Clarity/Lack of ambiguity
發展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矛盾是非常明顯的,臺灣是發展中國家之一,真是兩股勢力的中間,雖為發展中國家卻並不是聯合國會員,經濟勢力也仍然幾乎完全依賴美國,因此並不存在直接的影響可是此會議的協議與結論也會間接影響臺灣的發展。







2.新聞價值比較: 請以課本中 de Beer (2000)所提出的兩個量表 (Distance Scale, Intensity Scale),以兩報中此新聞內容為主,討論其新聞寫作及處理方法是否合乎此兩個量表所強調的新聞價值。在此題中,各組應以其上課筆記與課文陳述出:
a. 此量表中各項目之定義。









b. 就其各報對此新聞報導之内容,討論是否合乎各項量表之項目,並解釋各組判斷之理由。
(請將小組討論過程個人意見及發言紀錄寫出,並整理討論後之結論)


陳圳傑


中國時報的方向比較特別,他雖身在臺灣可是其群衆卻好像在中國似的,文化臨近性比另兩家媒體來的突出和顯著,其社會心理層面也很容易看到,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受到臺灣人民的關注;自由時報更表現出他的社會心理層面,因爲綠黨支持人數和藍黨支持人數都不相上下的時候,其實其社會心理層面會呈現大家都非常關注的現象,因爲隨著國際局勢的改變,臺灣的政治也會來個大海嘯,其現代社會結構狀況也會有個大改變,中時較重視這一點,中國帶動臺灣的經濟,而星洲日報由於不是在臺灣所以不會受到影響,而自由時報雖是臺灣報社可是他的觀點並不會對臺灣人民造成直接影響而是以慢性的方法進行。

在哥本哈根會議裏最主要的就是氣候問題,而臺灣雖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之一,可是其發展中國家的條件也會于此會議中受到影響,而馬來西亞也是發展中國家,雖三家媒體的觀點不一樣,可是中國、馬來西亞、臺灣介是發展中國家,這一點是他們唯一的共同點也是不相沖的地方。

游蕙菱

中國時報、星洲日報與自由時報各報之不同立場當然演變出不同之文字新聞敘述,中國時報是較屬於親中狀態下來撰寫報導;以文化鄰近性來說中時報對於「中國」之國際上做法將給予支持型態,台灣由於接近中國,而中時又表與"親中",其價值性可見一斑。

星洲日報是一個對於台灣來說政治立場中立,只是此報屬於馬來西亞之報,國際立場上;馬來西亞屬已開發國家,此刻之哥本哈根會議,更是開發中和已開發中國家的的角逐賽,立場之鮮明,可以了解其文化鄰近性是無中國時報來的強烈;自由時報在台灣來說政治立場也屬較明顯狀,但此報並非完全傾於台獨貌,此報在報導中,不時透露出台灣在國際立場上有近一分力;不希望就此屏除台灣,在報導上偏向開發中國家,在文化鄰近性上面有一定的關聯。

社會心理層面,我認為三家報紙都有極高的立場跟角色;中時希望透過媒體報導宣導中國如何領導開發中國家在國際政治局面的反彈,難免有誇揚效果;星洲日報則是因馬來西亞為已開發國家,當然站在正方立場;自由時報則屬與中國反方,對於能順水推舟用媒體反制中國,正可達到傳播目的。

至於社會結構與規模對三家報社而言,是證明其新聞價值的重要指標,對於一個社會結構的狀態改變與影響規模的大小,台灣中時和自由時報都在追求其價值,能使文字新聞改變社會結構之政治立場以及規模,兩報主要都在追求「政治立場」;然星洲日報追求的事「國際立場」,身為已開發中國家的馬來西亞,勢必需影響其人民隨後贊成。

溫晴雅

中國時報、星洲日報、自由時報三家媒體的不同立場讓新聞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文化臨近性:
中國時報由於傾向於親中狀態;以文化鄰近性來說中時報對於「中國」之國際上做法將給予支持型態。自由時報在台灣來說政治立場也屬較於明顯,此報在報導中,不時透露出台灣在國際立場上有近一分力,在文化鄰近性上面星洲日報是一個對於台灣來說政治立場中立,只是此報屬於馬來西亞之報,國際立場上;馬來西亞屬已開發國家,對於哥本哈根會議的報導上,是全方面的報導,立場是希望能跟未開發國家並駕齊驅,文化鄰近性比起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就沒有如此明顯。

社會心理層面:
中國時報與星洲日報站在正方立場,自由時報則屬與中國反方,對於能運用媒體反制中國,正可達到國際間各個立場中的傳達效果。

社會結構:
證明其新聞價值的重要指標,對於一個社會結構的狀態改變與影響規模的大小,中時和自由時報都重視於價值的重要,能使新聞在文字架構上改變了社會結構和政治立場,影響著我們。

規模:
中時和自由兩報主要都在追求「政治立場」;然星洲日報追求的事「國際立場」,身為已開發中國家的馬來西亞,勢必需影響其人民隨後贊成。

蔡宇涵


三家報紙有兩家報紙是來自東亞的台灣,另一家則是來自東南亞的馬來西亞。不同的地域會產生不同的世界觀、國際觀。以文化鄰近性來說,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都是屬於東亞台灣,接近中國,比起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文化鄰近性來的高。

在社會心理層面,三家報紙都對此次的哥本哈根會議表有不同的態度,中國時報是站在親中的立場,對此次會議當然採取正面支持且稍微誇大的效果來宣示其中國領導能力的擴大;自由時報的立場是和中國呈現對立的狀態,自然會是選擇抵制中國的方式來報導;位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曾經被英國統治過,世界觀比位在東亞的台灣來的深遠,以中立不偏頗的立場敘述報導。

現代社會結構狀況,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身在現今台灣社會,從封閉社會到現在的媒體開放社會,現階段兩家報社追求人民信任自己的立場及角度來看社會,但政治立場難免無法使全體人民均一。

台灣現階段也是開發中國家,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但也會受到波及,造成人民對這些強國沒信心;馬來西亞的社會結構也屬於開發中國家,由馬來人掌握政治、華人掌握經濟,但其社會結構還具有種族問題,所以也不一定代表支持中國。至於規模,哥本哈根會議是在討論全球性的氣候問題,規模之大無庸置疑。

王俐婷

心得(各報是否合乎各項量表內容):
在於Beer量表的比較方面,有關於「星洲日報」、「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的各報報導內容來看,可以做下列的分析:

「星洲日報」對於此項有關哥本哈根會議的議題,由於其報紙是屬於馬來西亞,而較偏向國際派, 在”Time時間的急迫性”上較為不及不徐, “Proximity文化.地理的鄰近性”方面也較無地理位置上的關聯, “Sociopsychological社會心理層面”可以看的出來,較無切身的關係, 而“Status quo現代社會結構狀況”關係度也較低,在於”Magnitude規模.等級”和”Novelty新奇.新鮮”度上,其報紙的偏向皆是程度較低的狀況;而因為馬來西亞是屬於以開發的國家,對於這項議題它採取的是以全方位性,而不特別偏向哪一個導向的報導,這份報紙希望能用國際化的角度來看待這項議題。

「中國時報」對於此項哥本哈根會議的報導,因為它的國際立場是處於較偏向中國的一方,在報導內容中也較常提到中國等相關字眼,所以它報導所呈現的新聞導向立場也較偏頗而明顯, 在”Time時間的急迫性”上,它的性質較星洲日報為急, “Proximity文化.地理的鄰近性”方面,也具有較緊迫的關聯, “Sociopsychological社會心理層面”來看,它的關心程度較高, 在“Status quo現代社會結構狀況”也是具有較高程度的關聯,最後在”Magnitude規模.等級”和”Novelty新奇.新鮮”程度方面,中國時報也是具有較高等級的面向報導;相較於其他兩家報紙,因為切身的關聯性質,此報紙對於這項議題內容的各個層面分析程度上面的比較,也都具有較深的關聯性和較高程度的密切性。

「自由時報」對於此項哥本哈根會議的內容報導,雖然它為台灣的報紙,然而因為它在政治立場上的表明較不鮮明,所以其報紙的報導內容也無較明顯的台獨或中國化,就其”Time時間的急迫性”上,它為稍急的狀態, “Proximity文化.地理的鄰近性”方面,它也為稍具關聯的狀態, 而在於“Sociopsychological社會心理層面”,它指出了如『明年復甦行情 消費概念股發燒』、『施羅德:經濟三大轉變趨勢 氣候、人口、基礎建設』、『哥本哈根會議 希拉蕊:美將對窮國金援千億美元』、『氣候峰會/最後48小時 森林保護協議有望簽署』、『哥本哈根會議尚未達共識 場外百人被捕』…等多項報導議題內容,可見它的關心程度十分高,而在“Status quo現代社會結構狀況”來看,對於此議題的關聯度則為中等,然而在於 ”Magnitude規模.等級”和”Novelty新奇.新鮮”程度方面,則等級較為高;在不同報紙上對於此項議題的觀點則有所不同的分析角度,自由時報對於這項議題的看法,雖然非十分的中立,但仍保持在一定水準的國際評等角度來看待,而它的各項分析值的關心程度也較星洲日報來的多,所以對於此項議題報導的關係程度也較密切。

而綜合以上各大要點的量表分析「星洲日報」在各個層面所顯示的較為國際化,而其性質上為多面向的報導,因為其國家和政治立場較為多面向的關係,它所就的報導性質也就較多個層面性的報導;在「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上,則因其國家和政治立場,所以對於此議題的關心程度和密切感也就相對的較高,而對就於中國和台灣的立場角度,再次向一題報導呈現較反方的程度相對於星洲日報也有所不同,我們在以上的分析表中也可得知,所以就其量表的分析,我們可以探討到許多國家、心理、社會、時間方面的內容,也能夠較了解各家報導對於此議題的不同看法與態度。

蔡明潔

作為參考資料的中國時報、星洲日報與自由時報,因為三三家報社各擁有自己的立場,所以描述方法以及角度都不同。
中國時報及字自由時報雖皆出自台灣所以觀點相近,但由於政治因素又讓觀點有些許不同,星洲日報則是以該屬國--馬來西亞的觀點出發,前兩報都是由政治為出發點,星洲日報則是國際觀,內容架構的差距也較大,可以讓民眾不被單一立場迷惑,獲得正確的資訊。


王昱欣


三家報社所站與出發的立場都不相同,所以也造成了他們在報紙上的內容偏重的方向都不一樣,像是最中立的就是星洲日報,他成功的站穩了守門人的要素,從國際觀點來看,不偏向任何一方,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就比較偏向政治方面,三個各不同地形位置,中國時報教以中國為出發點,自由時報則是台灣為出發點,但都脫離不了政治方面,台灣無緣參加這次的會議,但在自由時報上卻時時可看見我們台灣人舉牌、下標語等任何相關報導。

在社會心理層面來講中國時報想藉由傳媒效果來報導開發中的國家-中國,難免有些吹捧;而星洲日報所在的地理位置是馬來西亞,屬於已開發國家所以站在於正方的立場;自由時報的立場卻是與中國不同的,站於反方,這又很好的運用了傳媒來抗衡中國,在國際各個立場中達到一種牽制的效果。


結論

經過一番的討論之後...
這是討論出來的最終結果,雖然中時和自由時報在立場上有很大的區隔可是他們都坐落在臺灣因此該新聞價值非常相似,而馬來西亞由於是坐落在東南亞因此其新聞價值有異于這兩家媒體。


c. 以量表討論之後,
A. 比較兩報在處理同一新聞事件或議題時有何不同之處。



中國時報swot分析


星洲日報swot分析


自由時報swot分析


B. 以課本第十二章的內容(e.g. 新聞的定義與概念、客觀與真實,
國際新聞報導上面臨的難處)舉出其一討論在所選擇的國際新聞報
導中,兩報各呈現出何種面貌。你們這組有何看法?(請勿天馬行
空的抒發意見,需以課本第十二章某一當代新聞學議題的定義及討
論為主)。


我們這一組採納1992年Harris、Leither和Johnson所提出的新聞價值:
Conflict(tension,surprise)
Progress(triumph,achievement)
Disaster(defeat,destruction)
Consequence(effect of individuals or community)
Prominence(the well-known or famous)
Novelty(the unusual or emotional)

這三家報社的國際新聞都以非常不一樣的方式呈現,這雖是國際性的重大新聞,可是中國在此會議上的地位已不像從前的那樣,是非常具有影響力,臺灣與中國之間的“冷戰”已慢慢調和,可是並不代表問題已經完全解決,台獨或是回歸中國都是臺灣人民一大關心課題,以中國爲首的G77發展中國家杯葛會議是完全出乎預料的,開發中之首中國與先進囯之首美國之間明槍暗斗。




新聞記者最重要的不是客觀而是理性地報導事實的真相。
Max Weber提出的定義:
記者的功能和角色是用理性的方式散播新聞。
從以上圖表可發現中國時報的呈現面貌為“中國的代言人”、星洲日報為“看熱鬧的第三者”、自由時報為“臺灣的律師”。
每家報社的個別立場都主宰著該新聞的真實和角度,而根據其“理性”報導會反映不同的“新聞”,《中國時報》過於偏向中國,絕對影響其“理性報導”,負面的新聞縮小化,正面的新聞誇大化;《星洲日報》雖為較第三者的媒體,可是其社會衝突面不比另外兩家媒體來的激烈,由於其報社不是落在臺灣因此其論點較爲不具備臺灣的國家立場,在文化的鄰近上較爲不比另外兩家媒體來的強,報道的角度影響力無法滲透臺灣的各個角落,是個以世界去寫世界的方式運作;自由時報則是以臺灣為中心營運的一個媒體,其媒體的立場是台獨,所以可以發現他的“Conflict”衝突性新聞是比一般的報紙多,新聞可被視爲個別記者和他們的組織,試圖以新聞報道的方式重述,來捕捉某特定的事件、趨勢的主要框架,而其框架可包含政治、經濟、道德、新聞工作環境、出版本質、新聞政策、編輯組等,而自由身為“臺灣的綠師”,不斷地宣導臺灣主權。




2. 國際新聞報導與全球、國家通訊社
1) 在你們這組所選擇的新聞中,請將各報在報導此新聞時所使用的外電(全球通訊社、國家通訊社、 外國媒體、本國媒體、另類媒體)或報社自己的報導依其來源作表比較。


星洲日報:
1.世華媒體:
跨國界的媒體,由香港、大馬及南洋報業合併而成的公司,世界最強大的中文媒體平台之一,屬於外國媒體,報導主要是亞洲的新聞 。

世華媒體是香港明報企業、大馬星洲媒體及南洋報業合併而成的新公司。世華媒體旗下的中文刊物在各自的市場已擁有領導地位;合併之後,各別刊物由於協作效益及跨界的市場拓展機會,發揮更大作用。

世華媒體執行主席丹斯里拿督張曉卿在推介儀式上指出,隨著合併計劃完成後,世華媒體已成為世界最強大的中文媒體平台之一,建立了充滿作為一個全球媒體平台,世華媒體在規模及覆蓋層面領域將擁有競爭優勢。公司有信心,我們對成長的展望,由於更廣泛的服務而營造更強大的營業額,從而為股東帶來更好的投資回酬。活力的重要聯系,為國際中文媒體領域成長迅速的客戶群提供服務。

自由時報:
1.美聯社:
位於美國紐約,是屬於全國通訊社,報導主要是以美國看世界各地的報導
1848年,紐約六家報紙:《紐約先驅報》、《紐約太陽報》、《紐約論壇報》、《紐約商業日報》、《快報》、《紐約信使及問詢報》的代表舉行聯席會議,決定在紐約成立兩個合作性新聞搜集機構。第一個是「港口新聞社」,另一個是「紐約報業聯合會」
1856年,港口新聞聯合社改稱「紐約聯合新聞社」。

逐漸,紐約聯合新聞社除了向自己會員服務,也開始向其他地方拓展。不過,他並不直接向各地報紙供稿,而是向各地組成的報業團體集體供稿。由於這些團體類似於紐約聯合新聞社的二級機構,所以也都冠以「聯合新聞社」的名稱,比如「費城聯合新聞社」、「南部聯合新聞社」、「西部聯合新聞社」等。其中「西部聯合新聞社」(Western Assocation Press)(由美國中西部報業於1862年組成,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勢力最大,構成今天美聯社的基礎。

1882年,芝加哥又出現一家新的通訊社「合眾社」(United Press ,與今天的合眾國際社無關)。與紐約聯合新聞社展開激烈競爭,結果紐約敗北,其中大多數人加入合眾社,其餘小部分會員則與西部聯合新聞社合併,於1892年成立「伊利諾伊聯合新聞社」,社址還在芝加哥。原來紐約聯合社與合眾社的競爭,變成了伊利諾伊聯合通訊社同合眾社的競爭。

伊利諾伊聯合新聞社的第一任社長是斯通(M.E.Stone)。他一上任,馬上趕赴歐洲,以巨大的代價同當時三大通訊社簽訂了獨家交換新聞的合同,從而切斷了合眾社的國外新聞來源。1897年,合眾社倒閉。

1898年,伊利諾伊聯合新聞社捲入一場持續兩年的官司。當時芝加哥的《洋際報》(Inter Ocean),由於採用別家通訊社稿件,伊利諾伊聯合新聞社便停止向《洋際報》供稿。為此《洋際報》向法院上訴,經過兩年審理,1900年伊利諾州法院做出裁定,聯合新聞社必須將稿件提供給任何客戶,不得有所歧視。敗訴後,為了規避伊利諾州的法律,斯通便解散伊利諾伊聯合新聞社,同時在紐約成立一家新的通訊社,就是今天美聯社。其名稱AP也是這次重大改組中正式固定下來,沿用至今。

中國時報:
1.中央社:


總社位於台灣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主要是以中國和台灣的報導為主

大陸時期,中央社於1924年4月1日在廣州成立,直屬國民黨中央黨部。中央社的創建與戴季陶有密切聯繫。當年1月,戴季陶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宣傳部部長。戴季陶上任之後,積極籌建中央社。

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當時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黨部所有重要文告和各部中央消息都由中央社編發。

1926年7月,北伐開始,中央社記者隨軍採訪,逐日報導北伐軍消息。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克武漢,中央社遂遷至武漢。

1927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發動四一二事變,與武漢國民政府對立,便又在南京建立一個「中央社」。寧漢合流後,武漢中央社便於1928年遷至南京合併。早期的中央社規模很小,工作人員僅20餘人,沒有自己的電訊設施,只是利用兩部老式收音機抄收一些國外通訊社的廣播稿,同時抄錄一些黨政官報上的文章,免費送給寧滬各報,但採用率很低。1932年5月,國民黨改組中央社。改組後的中央社實行社長制,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蕭同茲擔任社長。蕭上任後,向國民黨中央提出三項要求:一是中央社遷出黨部,對外獨立經營;二是要求擁有獨立發稿權;三是擁有人事自主權。當國民黨中央同意後,蕭又提出「工作專業化」、「業務社會化」、「經營企業化」三項改革目標。為達到此目標,蕭還擬定了《全國七大都市電訊網路計劃》和《中央社十年發展計劃》。

從1932年開始,中央社在全國陸續設立分社,派駐通訊員,建立通訊網路。1934年,中央社耗費巨資到義大利和德國購買新式機器,增強發報能力;此外,中央社開始和路透社、哈瓦斯社、合眾社等國外通訊社定立交換新聞合同,從而控制了新聞來源渠道,控制了無線電專發新聞的專利權,使之在國民黨新聞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1937年7月7日,對日抗戰開戰。1937年9月25日,位於南京的中央社總社被日軍夷為平地,當時代表日本政府發聲的同盟通信社發布新聞稿稱此後將再也聽不到「中國人的聲音」;但是在同盟通信社發布該新聞稿後的數小時,中央社上海分社卻正常發稿給各報社。

1939年5月4日,已遷至重慶的中央社總社被日軍炸毀,中央社新聞稿轉由中央社貴陽台發稿。1945年9月2日,盟軍接受日本投降,中央社記者曾恩波首先發出相關新聞稿。

台灣時期
1949年10月,中央社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同年,中央社總編輯陳博生率先推動發送白話文新聞稿,方便教育程度不高的民眾讀報。1950年10月13日至1954年7月,曾虛白擔任中央社社長,促成中央社重建英文部並發行《英文快報》。1973年4月2日,中央社改變經營型態,成立股東大會,改組為「中央通訊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在中央社社長施克敏的遊說之下,立法院三讀通過《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授權中央通訊社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為國營的「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創社基金,由行政院長聘請對大眾傳播富有研究的專家、學者及大眾傳播業人士擔任中央社董事,具有同一黨籍的董事不得超過董事總額二分之一,中央社成為台灣第一個從黨營改為國營的事業體。

1996年7月1日,依據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中央通訊社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為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從此,中央社以全民共有之國家通訊社角色,為國內外各界及大眾傳播媒體提供服務,並辦理國家對外新聞通訊業務。2005年起,中央社每年固定舉辦「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甄選,並將得獎人的事蹟與獲獎原因刊登在該社每年12月出版的《世界年鑑》。

2008年7月中旬,中央社網站在中國大陸被解禁。2008年12月30日,中央社舉行「政府資訊頻道上線暨全球中央雜誌創刊酒會」,中華民國副總統蕭萬長、中央社董事長黃肇松、中央社社長陳申青共同啟動中央社「政府資訊頻道」上線,《全球中央》雜誌創刊。2009年2月28日,中央社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開始合辦「卓新論壇」系列座談會,預計舉辦12場座談會,探討「公營媒體的發展」、「第四權的自律與他律」等傳媒議題。2009年3月8日,中央社開始以半年到一年為期,製作《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報導,報導台灣各行各業「平民英雄」的故事。2009年9月1日,中央通訊社舉行蕭同茲銅像(1974年楊英風作品)安座揭幕儀式與「第一屆中央社新聞獎」頒獎典禮。2009年10月26日,中央社董事長洪健昭、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與Yahoo!奇摩總經理洪小玲簽署《未來公民媒體實驗計畫》,中央社負責品管與指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負責提供《大學報》校園新聞內容,Yahoo!奇摩負責刊登新聞,初期實驗一年,是台灣產學界首度合作進行的新聞媒體開發計畫。




2) 以你自己的生活經驗/角度/認知/認同,與組員們一起討論在閱讀這些新聞時,有哪些部份是你覺得以其生活經驗這些新聞應該報導但卻沒有報導的?或是你覺得這些報導缺乏哪些角度?(每項部份在討論時請舉出實例,切勿天馬行空的只寫出無法實證的形容詞)

A: 2009/12/13 自由時報:「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進入第10天,場內193國代表仍在互相角力,尚未達成減碳共識,但在場外氣氛卻相當火爆,近千名抗議份子聚集在外,揚言將突破警方封鎖線闖入會場,與鎮暴警察發生激烈衝突。根據媒體最新報導,目前已經有至少100名示威人士被警方逮捕。」
這段文字著重於會議的緊繃氣氛,但身為人民的我們關心的是會議進行的如何,而非場內的緊張氣氛及受傷人數。重點應著墨於哥本哈根會議的過程及後續發展給民眾了解。畢竟哥本哈根會議談及的是全球性的氣候問題,若不謹慎,恐怕我們會失去僅有的地球。



B: 2009/12/9 自由時報:「環盟表示,台灣在世界的排碳總量,位居第22位,如果台灣的「碳發言權」繼續被忽視,未來國際碳主權,台灣還需要看其他國家臉色,將會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
自由時報和中國呈現對立狀態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如果經常習慣看中國時報的人今天看了自由時報的這段文字,也許會認為是台灣人自己不愛護地球,怎麼還有臉去哥本哈根會議拉布條!可能從此以後更排斥看自由時報,但報業就是企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家都有自己的立場,實在難以去平衡民眾的口味。

3) 以課本第三章對通訊社的角色討論(可選擇國家or 全球通訊社),試想如果是你們的小組,你們會如何策劃報導這個新聞?與此兩報報導此新聞的方法或角度會有何不同?自己覺得有何勝出或獨特之處?(請先寫出其小組的定位,再寫出策劃)。

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貝拉會議中心舉行的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縮寫為「COP15」。
同時,
它還是《京都議定書》簽字國第五次會議。



本次會議有四個主要議題
一,確立減少排放目標;
二,如何資助發展中國家;
三,決定新協議及《京都議定書》的前途;
四,其他技術性議題,包括森林保護,碳交易與潔淨技術轉移。

在大會的第二天,外洩的協議草案引起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不滿,
該草案被指明顯偏袒發達國家,而對發展中國家不利,
發布之聲明中說道:這一份所謂的「丹麥草案」是由少數人所草擬,
包括英國、美國及丹麥人員,只會交給少數國家。
會議的結尾時,美國、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國等五國首腦完成一份不具法律效力力的聲明稿。
但是,該聲明未能得到與會各國的認同,
吐瓦魯代表更指直稱不能接受這份聲明

在12月13日,哥本哈根及世界各地都有抗議活動,
訴求是希望氣候變化會議做出更多的國際承諾。
單在哥本哈根,估計有三萬人手拿旗幟、高呼口號走向嚴加防範的會議中心。
這次遊行基本上是和平的,
但是當一些示威者投擲瓶子並打碎窗戶之後,防暴警察前來干涉。
在澳洲、中國大陸、台灣和菲律賓等地,也舉行了類似抗議。
目前會議仍在進行,每次開會時間一小時,
預計會議將持續到完成一份能讓簽字國皆認可的新協定為止。

三家報社的方法和角度的不一樣:
中時的寫法較偏向于演説故事,即在新聞的寫作結構上並沒有完全的跟倒金字塔因此會發現其寫作的排列有點奇特,其角度是焦距在中國與強國們的對話和他們的行動的。

星洲日報的報導較符合新聞寫作的要求可是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其立場不堅定,完全是第三者寫這報導,難免會讓讀者摸不着頭腦。

自由時報的報導較爲採用很多數據和資料來鞏固其論點和寫作手法。無疑是以國家的趨勢去分析“冷戰”這個局面的產生和持續。

我們所整理的報道獨特之處:
1)我們多採用數據讓讀者一目了然
2)以條列的方式方便讀者直到看到重點
3)倒金字塔寫作手法把重點都放在上部分





指導老師:陳慧蓉老師
班級:新聞系1A

組長: 王昱欣98266209
組員
蔡宇涵 98266624
游蕙菱 98266462
溫晴雅 98266080
蔡明潔 98266128
王俐婷 98266306
陳圳杰98266144



工作分配
王昱欣:做報告第三題題目、會議紀錄、會議紀錄整理、報告上傳
蔡宇涵:做報告第二題題目、將簡體中文翻譯成繁體中文、工作分配清單、會議記錄整理
游蕙菱:做報告第一題題目、Swot分析表、新聞搜索(星洲日報、自由時報)、分析與整理新聞、量表收集與整理
蔡明潔:做報告第三題題目、整理第二大題、新聞搜索(中國時報)
溫晴雅:做報告第一題題目、整理第二大題、de beer兩表解釋
王俐婷:做報告第二題題目、整理第一大題 、會議記錄、新聞搜索(自由時報)
陳圳杰:統整報告資料、繪畫小圖表、新聞搜索(星洲日報、中國時報)


會議記錄
時間:2010/01/03(日)下午2點到3.30點
地點:石牌圖書館
組長:王昱欣
組員:陳圳傑 、游蕙菱 、溫晴雅 、蔡宇涵 、蔡明潔 、王俐婷

王昱欣:所以我們這組期末要選的國際新聞主題是?

陳圳傑:最近H1N1的報導全世界都在緊張而且也都在關切,這篇新聞報導如何?

蔡明潔:好像不錯耶,而且不是光因為打疫苗就發生很多意外死亡的事件嘛。

陳圳傑:對呀!而且為什麼醫護人為可以先打諾華其他人就必須打國光呢?!國光發生事情的機率好像很高耶……。

溫晴雅:可是…你們不覺得最近天氣阿、氣候阿,真的很糟糕,山上 不是太熱就是太冷,真不知道是怎樣!現在新聞不是也有在說講防止讓全球暖化更糟糕的…那個…

游蕙菱:哥本哈根會議!

溫晴雅:對!就是哥本哈根會議,所以你們覺得如何?

蔡宇涵:我覺得好像不錯耶,因為關係到全球氣候性議題,而且這則新聞讓我非常感興趣。

王俐婷:可是,我覺得H1N1的比較好耶~而且感覺會比較好寫…

王昱欣:嘖!那不然我們投票!

陳圳傑:好啊

王昱欣:所以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H1N1的報導,另一個是哥本哈根會議關於全球暖化的報導,那覺得H1N1的舉手!
(舉手人:陳圳傑、蔡明潔、王俐婷)

王昱欣:好!所以四比三那就決定是哥本哈根會議囉!

陳圳傑:好吧!

王俐婷:那老師說要選兩家報社來做比較,所以我們要選什麼?蘋果嘛?還是自由?

陳圳傑:其中一個選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而且我對星洲日報有一定的了解,星洲日報是屬於較中立的報紙,而且我想一定不會有別人用國外的報紙來比較,之前跟老師大概提一下她也很贊同。

游蕙菱:所以就選三家阿!你們都忘記囉!之前陳圳傑不是有說過要用星洲日報,後來老師說那就建議選三家報社來比較呀~

溫晴雅:對吼!差點忘記。

蔡宇涵:OK!既然選定了題目,那我們應該剩下應該用哪兩家媒體報紙來做為這次討論的資料?

王昱欣:嗯…那台灣就選擇兩個分別站在不同政黨的報紙。總共三家報紙,這樣就都有所比較。

王俐婷:台灣現在的報紙主要有蘋果、中國、自由、聯合!

王昱欣:還有旺旺!

游蕙菱:那不要啦!

王昱欣:哈哈!開玩笑的!

溫晴雅:回歸正題,所以有這麼多家報紙媒體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蔡宇涵:我之前發現中國時報親中非常的明顯,而且文字句中都可以發現對中國採正面支持的態度。

溫晴雅:而且中國時報可能會因為親中而傾向中國的言論。

蔡明潔:像是自由時報則比較傾向西方強國,政治方面是台灣獨立。

游蕙菱:那星洲日報呢?

陳圳傑:星洲日報是以比較理性闡述新聞的真實情形,畢竟不是親中也不是台獨,所以會比較客觀報導國際新聞事件。

王昱欣:好!既然我們現在在圖書館,那就先給大家30分鐘的時間,找有關哥本哈根會議的資料,當然,要用中國、自由和星洲的報紙,把自己覺得不錯的片段或著是新聞的網址貼下,等一下大家在一起研究、討論,我想我們還是分配一下比較好,那就陳圳傑和游蕙菱找星洲日報,溫晴雅和王俐婷找中國時報,我和蔡明潔還有蔡宇涵找自由時報。

蔡宇涵:好!記得要有7天歐!
(30分鐘)

王昱欣:所以現在大家有找到任何相關的資料嘛?

溫晴雅:有壓!你看看這個~12/16哥本哈根峰會,場內外皆火爆,場內/美國與中國僵持不下 場外/示威遊行失控,200人被捕……

王俐婷:還有還有,哥本哈根會議關鍵48小時 成敗在「妥協」 金援窮國恐擱置,都有7天耶!

陳圳傑:我們也有阿!12/17減排二氧化碳課題若無協議‧大馬盼峰會催生承諾,還有12/18丹麥‧聯國氣候峰會注強心劑‧富國756億助窮國抗暖化…

蔡明潔;恩,我們這也找到有關的7天報導。

游蕙菱:老師不是有出3個題目嘛?要不要分配一下也會比較好,而且大家可以都先構思個大綱然後再回家作詳細的統合。

王昱欣:那第一題在我們這組所選擇的新聞中,請將各報在報導此新聞時所使用的外電(全球通訊社、國家通訊社、外國媒體、本國媒體、另類媒體)或報社自己的報導依其來源作表比較,這題就由游蕙菱和溫晴雅囉。

溫晴雅:恩,好呀。

王昱欣:第二題就由王俐婷還有蔡宇涵,第三就是我和蔡明潔,至於陳圳傑就負責統整。

陳圳傑:那你們要記得給我資料歐!至於星洲那有什麼不明確的地方都可以問我。

溫晴雅: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把大家剛找的資料存檔每個人都copy一份。

王俐婷:喔!我已經存檔了。

蔡宇涵:我們乾脆就現在在這邊打看有哪些相關報紙和新聞直接在這整好,就可以先少一項工作。

蔡明潔:那我用好了,你們剛存的資料給我,我就先貼近word裡面。

王昱欣:那大家就回家把自己分配到的題目用好後再把資料給陳圳傑。



會議紀錄:王昱欣、王俐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