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新聞學 Final Paper (王 芃組)

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之比較

請依某一國際新聞為主,挑選台灣四大報(蘋果、自由、聯合、中時)政治立場不同的兩家,就其新聞價值與報導角度做一比較。此新聞報導的選擇應以兩報中連續七天(最高)之報導為主。

自由時報
2009/12/18 氣候領袖峰會登場 氣氛悲觀



2009/12/19 氣候峰會 中國成眾矢之的


2009/12/20 碳排未設限 救氣候恐成空





自由時報相關報導:
2009/12/20 美中G2集團角力 協定軟趴趴


2009/12/20 歐巴馬急折衝 溫家寶閉門羹



中國時報

2009/12/18 暖「話」凍僵 各國憂失敗收場





2009/12/19 美中領袖密會 催生峰會協議





2009/12/20 哥本哈根協定 未定減排目標




中國時報相關報導:

2009/12/19 千億美元抗暖化 美允撒大錢

2009/12/20 《哥本哈根協定》要點




新聞價值比較: 請以課本中 de Beer (2000)所提出的兩個量表 (Distance Scale, Intensity Scale),以兩報中此新聞內容為主,討論其新聞寫作及處理方法是否合乎此兩個量表所強調的新聞價值。在此題中,各組應以其上課筆記與課文陳述出:

De Beer 兩個量表定義 :

Distance Scale 距離量表
Time 時間:事件發生點離截稿時間越近,新聞價值越高。
Proximity(ditto) 鄰近性:事件發生文化,地理位置趨近性越高,其價值越高。
Sociopsychological (ditto) 社會心理:接近社會大眾的生活,其價值越高。

Intensity Scales 強度量表
Status quo 現狀:
對現狀影響改變越大,新聞越有價值。
Magnitude 規模:越多人被牽涉在內,影響力越大。
Novelty 新奇、新鮮:特別新奇有趣的事件,有人情趣味。






比較兩報在處理同一新聞事件或議題時有何不同之處。
以課本第十二章的內容(e.g. 新聞的定義、概念、客觀與真實,國際新聞報導上面臨的難處)舉出其一討論在所選擇的國際新聞報導中,兩報各呈現出何種面貌。你們這組有何看法?




客觀與真實來比較:

劉怡琳:

從兩報的報導中發現對於此峰會報導焦點的不同,而這種壓力來源可能來自於自己所屬的媒體組織壓力,這種來自於真實的壓力會進而影響記者的客觀報導。



黃樂天:

比較兩份報導,兩報都有利用峰會的討論以及發言人來呈現自身的觀點。《自由時報》方面,他多數引用大國代表的發言,如美國的歐巴馬,中國的溫家寶,法國的薩科茲等等。而《中國時報》則多引用小國以及環保團體的發言,如吐瓦魯,綠色和平等等。




邱筱娟:

就新聞報導模式上來看,兩報反覆的將這則議題不斷的討論也是新聞客觀性的表現之一,因為反覆比較這則新聞比較有理性的論述架構。再者新聞記者都有其立場觀感,社會輿論壓力和各種因素的影響會有加以影響她的可能性,因此客觀是無法全面性的達成,是一種模糊的表現型態。


張如萱:

在真實情況下的壓力影響了價值系統和新聞記者們的世界觀,例如所屬媒體的的立場。雖然自由與中時關於根本哈根會議的報導,大多來自外電的報導,但是記者們還是可以選擇切入和報導的角度。在自由時報方面,有意無意會過於把焦點放在中國上,或是影響讀者對中國的看法。而中時則是採較保守的報導方式。



國際新聞報導與全球、國家通訊社在你們這組所選擇的新聞中,請將各報在報導此新聞時所使用的外電(全球通訊社、國家通訊社、外國媒體、本國媒體、另類媒體)或報社自己的報導依其來源作表比較。





以你自己的生活經驗、角度、認知、認同。與組員們一起討論在閱讀這些新聞時,有哪些部份是你覺得以其生活經驗這些新聞應該報導但卻沒有報導的?或是你覺得這些報導缺乏哪些角度?



  這次的哥本哈根會議所探討的環境議題,台灣民眾對此議題的關心度不高,甚至可算是沒有危機意識。反而會關注此事的人,大部分都是相關性行業的業者,知識份子等。台灣的新聞報導雖是採用外電報導,但是沒有確切說台灣本身要做些什麼,缺乏一些有行動性的配套措施。然而台灣在國際的地位上是屬於較薄弱的一方,事實上,台灣在許多國際性組織上是沒有席位的。


  另一方面,台灣民眾對於環境的議題缺乏切身的意識,因為覺得對自己影響不大或是毫無關係,因此有走馬看花的心態,沒有任何的自我意識,或許是培養出來的價值觀不同,沒有關心國際局勢的宏觀態度,依照心理學來說,人類對數字的敏感度在超過某一個一定的數量會麻痺,舉例來說,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目前對於高海拔的國家是沒有威脅性,如果記者在報導的時候以台灣為例,海平面上升兩三公尺後,台灣有哪些低沿海的地區將會被淹沒消失。其次台灣民眾對於媒體報導只放在政治報導(由其是國內政治)或是無關痛癢的新聞,台灣民眾方面從小所接觸的新聞內容,導致國際視野不夠廣闊,因而對環保國際形勢等不夠了解。而兩報的導內容缺乏環保團體的想法(只有自由採用的綠色和平),還有民眾(各國)對於此峰會的觀感,及峰會中小國的訴求。


  假使媒體的報導與政府所要求的內容不同時,媒體因不想要淪為政府的宣傳工具,使得與政府有衝突產生。國家通訊社希望可以提供國家整體所需的資訊,但是我們討論的報導,台灣民眾沒有得到他們應得到的資訊,同時媒體沒有警惕民眾應如何面對這樣的環境問題,缺少讓民眾省思的空間。





以課本第三章對通訊社的角色討論(可選擇國家or 全球通訊社),試想如果是你們的小組,你們會如何策劃報導這個新聞?與此兩報報導此新聞的方法或角度會有何不同?自己覺得有何勝出或獨特之處?(請先寫出其小組的定位,再寫出策劃)。

  我們的定位是以國家通訊社的角度去報導此新聞,除了接收翻譯外電新聞之外,我們會在新聞內容中增加台灣學者專家對於此新聞的看法,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此環保議題的看法觀感,以及政府的對於此事的回應或是政策措施等等。



  身為國家通訊社,應該更有責任將資訊提供給國家整體所需的,但是我們討論的報導上,台灣民眾似乎沒有得到他們應得到的資訊之餘,媒體沒有警惕民眾應如何面對這樣的環境問題,缺少讓民眾省思的空間。



  有些媒體的立場會與政府的立場有所衝突,當在他們兩個意見出現分歧時,政府會向該媒體施壓,而他們並不希望政府給予他們壓力而選擇順從。因而沒有做到監督政府的責任,只有純粹的綜合外電來報導。記者本身可能有自己的立場,會因某些因素而有所牽制,例如說上層限制記者的寫作方式,或是報社本身的政治立場,或是政治上的壓力,無法讓自己的觀感完全的呈現。所以,除正式報導外,像是社論,記者,獨立人士等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去批評政府。



  除正式報導外,像是社論,開闢個讓明眾可以一起交流這議題的社論,彼此交換心得意見,使得環保議題更為被重視,例如:可以在新聞報導下面放一個專門收集各家意見的小論壇。報上的重點放置於各大國的影響及決策上的失誤,雖然報上報導能引起一些省思,但影響對象範圍不廣,一般社會大眾還是沒有甚麼意識,而討論失誤的決策議定不如討論其補救方式較為有意義的多,因此以社論喚起全球民眾的環保意識才是當務之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 (蒐集:吳欣穎)

京都議定書以及哥本哈根會議均是1992年,位於紐約的聯合國公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延伸



以下為各約重點補述及細部具彈性內容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1. 以此公約為骨幹至哥本哈根會議已是第15次開會


京都議定書

1. 合約第26條
(1.) 自本議定書對一締約方生效之日起三年後,該締約方可隨時向保存人
發出書面通知退出本議定書。
(2)任何此種退出應自保存人收到退出通知之日起一年期滿時生效,或在退
出通知中所述明的更後日期生效。
(3). 退出《公約》的任何締約方,應被視為亦退出本議定書。

哥本哈根協議

1. .發達國家的減排指標:在「攝氏兩度」的前提下
2. .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援
3. 在發達國家承諾資金與技術支援下,發展中國家應在自身的能力情況下,循序漸進地展開減排行動,制定適應與緩減政策
4. .保護森林方案





參考資料:
1. 台灣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
http://www.tri.org.tw/unfccc/Unfccc/UNFCCC01.htm
2. 綠色和平組織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cop15/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議討論記錄



De Beer量表
紀錄:王 芃
討論成員:
張如萱(張)、邱筱娟(邱)、吳欣穎(吳)、王 芃(王)、劉怡琳(劉)、陳婉芝(陳)

距離量表

鄰近性-地域性

陳(高):地域性應偏高。參加哥本哈根高峰會議中有東南亞的國家,就地域性來    
說;台灣跟東南亞國家是靠近的,而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和地域上更是密
   不可分。
邱(高):此會議跟我們很有相關,可是他們沒有要給台灣參與,因為台灣的排放
量也是很高的。
張(高):哥本哈根會議是探討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屬於全球環境的問題。

王(中):曾有報導指說,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遠超過全球的平均值。所以,
鄰近性並不是確定的。
劉(低):跟大家的想法不同是因為哥本哈根的會議開設的地點離台灣較遠。以實
質的區域地理,台灣離丹麥是較遠的。

鄰近性-政治

吳(低):以鄰近性的政治來看,跟政治無關,偏向低,因為我們不具國際政治地
位。再者,台灣的人民缺乏對公共事務的關心。
劉(低):台灣人民對於議題的敏感度不是很高,再者台灣沒有限制排放量的多寡。
民眾的閱讀習慣也會造成新聞報導的走向,缺乏世界觀的概念。
邱(低):記者只是用外電來直接論述此會議內容,沒有談及到我們台灣本身的問
題。台灣的政治版面仍占很大的版面。
陳(低):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雖不容小看,但人民對環境議題的關心度是很低
的。而之所以大眾對國際議題的不關心,跟台灣的政府也有相關性的存
在,在外交上也急於跟中國示好。
張(低):台灣新聞可以看到對於國際新聞的報導篇幅不大,即使有報導國際上的
新聞,常以不具國際宏觀為主。
王(低):台灣在報導國際新聞的方向就很明顯的不同,常以新奇性來吸引讀者為
大多數。

強度量表

現況

劉(低):對現況的改變很低,因會議的最終沒有達成任何的協議。
王(低):因京都議定書在西元2012年將會失效,各國為了有後續可以繼續控管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召開此會議。
陳(低):參與的國家感覺上是能拖則拖,等到議定書確實失效後,再召開一次會
議。

規模

全體:規模屬於較高,因為波及的是全球的人。這是一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問題,與環境關係緊緊相扣。
新奇

全體:新奇度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管控議題是一個長期且緩慢進行的課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分配


組長: 王 芃 98266292
成員: 張如萱 98266039
邱筱娟 98266047
吳欣穎 98266241
劉怡琳 98266641
陳婉芝 98266691
黃樂天 97208230


蒐集資料:張如萱、邱筱娟、王 芃、劉怡琳、陳婉芝、黃樂天
掃描剪貼:張如萱、邱筱娟、陳婉芝
製De Beer定義:陳婉芝
繪製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與哥本哈根協議比較表:吳欣穎
繪製兩報外電比較:劉怡林
De Beer圖表繪製:黃樂天
借會議室:張如萱,邱筱娟
會議記錄、錄音:王 芃彙整:王 芃、黃樂天
上傳:王 芃


















沒有留言: